中国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120年前,一个美国工程师指出关键
明朝时期,欧洲的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欧洲传教士带着现代科学的知识和理念进入中国,试图将这些先进的科技带到中国。然而,当时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明朝政府和民众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机会的错失,未能与现代科技接轨,错过了与世界同行的黄金时机。
清朝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比明朝更加严苛。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府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先进技术——英国的军舰和武器。尽管如此,朝廷却依然拒绝接触西方科技,甚至只想着如何将这些外国人赶走,让清廷能够继续对百姓实行压迫和奴役。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很多欧美国家的商人、传教士、科学家纷纷进入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国,吸引了无数西方人士的目光。站在清朝的土地上,他们对中国的落后感到震惊,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最大的问题所在——教育的极度落后。
其中,来自美国的工程师柏生士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柏生士生于1859年,正值清朝咸丰九年,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仍在进行,形势严峻。柏生士大学毕业后从事铁路设计,后来,他为纽约的地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建设方案。
1898年,柏生士受邀来中国,为粤汉铁路的建设进行勘察,这条铁路连接武汉与广州。1898年,恰逢光绪皇帝推动的“戊戌变法”时期,试图通过改革救国,然而这个改革企图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被慈禧太后摧毁,彻底粉碎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最后机会,也让清朝的腐败更加深重,最终走向灭亡。
柏生士和他的团队从湖北到广东,带着先进的测量工具,徒步与坐船相结合,走遍了长达1600公里的路程。他们的旅行让柏生士有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深刻见解。在他记录的日记中,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让人触目惊心,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特别是关于湖南,柏生士做了详细的描述。湖南是一个封闭的地区,柏生士或许是第一个进入该省的外国人。在湖南的一次偶然机会中,柏生士与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孩交谈,发现这个孩子的知识结构只限于儒家的“四书五经”,对于地理、历史或自然科学的知识一无所知。柏生士深感惋惜,这么聪明的孩子却缺乏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柏生士与一些地方官员交流时,得知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极为有限。一名地方官员甚至认为美国位于法兰西与德国之间,这种知识的荒谬和陈旧,让柏生士感到震惊。不过,他也能理解,这些官员虽然努力学习,但学习的却是公元前五世纪的知识,而非适应十九世纪实际需要的现代科学。
柏生士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并非单纯由于外部压迫,更多的是由于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缺乏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和信息。他返回纽约后,提出的地铁施工方案获得了批准,最终在1900年3月,纽约的第一条地铁正式开工,并于1904年开通。
柏生士对清朝的未来持悲观态度,他预言这个腐朽的政权必将灭亡。果然,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终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