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四大名砚”,而不是六大、八大、十大……

📅 2025-10-14 01:50:41 ✍️ admin 👁️ 6283 ❤️ 210
为什么是“四大名砚”,而不是六大、八大、十大……

这可能是对“四大名砚”地位评述的最早记录

关于我国“四大名砚”的真正由来,目前最受推崇的说法是出自北宋时期苏易简的《砚谱》:“砚有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甘肃洮河石为第四。”虽然这四种石砚并不是现在的“四大名砚”,但这种说法在当时已然得到众人的认可,让“四大名砚”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并延续至今。

而随着青州红丝砚石材旳枯竭,山西绛州的澄泥砚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最终取代红丝砚,成为中国四大名砚的一员,也就组成如今的“四大名砚”。

四大名砚各领风骚数百年

从唐代开始,文人墨客对砚的材料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质地、功能、流畅性等,达不到要求的就不能称为名砚。

我们的先人,在中华大地上从千百种制砚的材料中发现磨墨、下墨、发墨、润笔,最理想的材料;而又从上百种能制砚的材料中,反复比较、不断实践,最后挑选出端、歙、洮、澄泥四大名砚。

它们材质上乘,石品名贵,雕工精湛,是实用和观赏俱佳的文房之宝;另外它们又是最早开发,贡献最大,又最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宠爱。以绛州裴氏所产澄泥砚为例,据前人总括,其特点为:质坚耐磨,温润如玉,储水不涸,历寒不冰,积墨不腐,呵气可研,不伤笔毫,正因如此,才流传千年,备受追捧。

此外,在历史特地阶段,四大名砚各领风骚。澄泥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唐朝,达到顶峰,被封为贡砚,柳公权《论砚》,评澄泥的别种“青州石末”为第一,绛州澄泥“黑砚”次之。宋代,澄泥砚产地甚多,除河南虢州,山西绛州、泽州,河北相州、保州,山东柘沟等地皆产之。其中,尤以绛州澄泥砚最为出名。

五代时期,歙砚崛起。南唐后主李煜尤为钟爱歙砚。称之“为天下冠”。宋代时端砚已经颇为有名,包公沉砚的故事家喻户晓。明清时,端砚更傲视砚林,独步天下。洮砚也兴起于宋代,备受苏东坡、黄庭坚等大家的推崇,成为宋朝士大夫书斋中的新宠。

四大名砚历史贡献重大

砚和笔、墨、纸一起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来巨大贡献:一是它们记载和传承了中华五干年之文明;二是它们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民族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三是它们成就和培养了中国历代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大书画家以及承载、传承了他们的传世作品;四是它们从诞生之日起,就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服务。因此,从这四个方面的意义上讲,它们无疑推动了中国社会与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四大名砚,历史上曾经无比辉煌,所谓千金易得,一砚难求,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和见证。惟其如此,我们才要更加重视其技艺的传承和文化的发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